书韵飘香 以书为伴 ——济南汇才学校综合组阅读交流会

发布时间2019-04-24 09:26 点击:2853 发布者:德育工作

书韵飘香  以书为伴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——济南汇才学校综合组阅读交流会 

  书韵飘香,以书为伴。4月23日下午教研时间,我校综合组老师进行了阅读交流展示,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。

  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备课,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。         ——苏霍姆林斯基

  有一部书,没有恢弘的结构,没有精妙的词藻,更没有跌拓起伏的情节,却引来了南怀瑾、蒋勋、余光中、龙应台等诸多当代的大家学者,为它作序。这部书就是姚任祥女士编著的《传家—中国人的生活智慧》,今天我们的阅读交流会就从这部书说起。


刘霞老师:古人有句话叫“道日用而不知”,读了姚任祥老师的《传家》这本书,我才发现真是这样,原来我们的很多风俗习惯都是有出处的。书中就告诉我们:过年的习俗可以回溯至殷商时代岁末年头祭祖的“腊祭”。中国人农历十二月为“腊月”,也是因此而来,“腊”其实就是“猎”的意思,先前的祖先们只有在岁末才有空闲时间把猎取的野兽拿来祭天祭祖,然后腌渍风干留着吃,这也就是腊肉的由来,后来逐渐演变为岁末举行的祭典,以此庆祝与慰勉过去一年的辛劳。


王彦梅老师:自古以来,竹子就与中国人结下了说不尽的情缘。文人眼中的“梅兰竹菊”四君子、苏轼的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,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”的话语都道出了竹子代表了一种精神,一种追求。 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”“绿竹入幽径,青萝拂行衣”,像这样描写和赞美竹子的诗人诗句也不胜枚举,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。

      曾权老师:很多人以为节气是根据农历所订立,其实它是以太阳的运行规律从春分点出发,每前进十五度为一个节气,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。说白了,就是中国人独特的时间法则,把一年划分为24个时间段落,然后让每一个时间段都有感性的、有画面的时间标记。大家看了就能懂,懂了就能用。对预报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和对农业的播种耕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,可以说是最早的天气预报。由此可见我国古人高度的观察智慧,其中还流露了礼天敬地的虔诚之心。

焦聪老师:提到醋,大家一定很熟悉,它是一种液体调味品,味道很酸。 那你们知道吗?“醋”在我国也有着传统的历史。“醋”这个字怎么写?“酒放二十一日”就变成醋了!历史学家认为,中国在公元前四七九年,晋阳城建立时就有醋的制造了。《齐民要术》中也有关醋的记载。清顺治则有老陈醋的问世。酿制醋的醋配料特别考究,做出来以味道甜绵、香酸,久存不变质为上选。

  刘晓君老师: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,特别珍视团圆,而中秋节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传统的中秋佳节,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称为中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,更明亮。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,人们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,远在他乡的游子,也借中秋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,所以,中秋又称“团圆节”。

  宋晓晓老师:中国作为饮食之邦,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。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,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,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渐演变成了一个,那就是“快”。但是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注重它的速度,而是更注重它的“色、香、味”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“吃饱”,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,其实更多意义上是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。


  张岩老师:从女儿那里听到一句话“你被中国人打败了,你是中国人;你打败了中国人,你还是中国人”,仔细思量中国古代史,这句话确实有道理,鲜卑、契丹、蒙古、女真现在不都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吗?旅居海外多年的游子也总是会唱“洋装虽然穿在身,我心依然是中国心”,这些是不是都说明了我们的文化海纳百川、润物无声。这样的文化里有阳春白雪的优雅,有金戈铁马的激昂,也有一餐一服的温润,它们于生活的点滴里,于平日的言行里滋养着我们、浸润着我们,这应该就是姚任祥女士在这套书里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内涵吧。

  我们的阅读交流会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。品好书如赏佳人,一见惊艳,二见倾心,三见足以慰平生。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觅得这样一位佳人,终生与书相识、相伴、相知!

地址: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东路2号
电话:0531-81311308
邮箱:HCXXXXZ@163.com
备案号:鲁ICP备10001491号-1